top of page

唐氏症青年的媽媽對高階語言課程的迴響

  • 作家相片: AITEC
    AITEC
  • 3月2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于軒有時會請老師先把自己已經撰寫好、準備po上FB的文稿請老師修改,但他越來越能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懂得使用成語及俚語在文字中,這就是具體高階語言能力的呈現
于軒有時會請老師先把自己已經撰寫好、準備po上FB的文稿請老師修改,但他越來越能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懂得使用成語及俚語在文字中,這就是具體高階語言能力的呈現

我是黃于軒的母親,他是一位唐氏症青年。我與蔡明伶老師的緣分始於31年前,當時她還在天母啟智學校任教。由於我們家住在天母,便把還不到1歲的于軒帶到學校接受早期刺激訓練。待他長至3至4歲時,唐氏症基金會邀請蔡老師開設「家長成長與早期語言發展課程」,我們母子便一同報名參加,這成為了我們語言學習之路的起點。


儘管蔡老師旅居加拿大多年,我們始終保持聯繫。直到疫情期間,她發展出一套線上課程,成功幫助了來自新加坡的自閉症學生。受到啟發後,我與另一位唐氏症學生佳宏的母親決定,讓孩子繼續參與她所開發的「高階語言課程」。


從2021年至今(2025年3月25日),我們已累積了122小時的課程學習。雖然每週僅上一次課,有時因故請假,但我親眼看到了孩子在課程中的顯著進步,尤其是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與過去相比,于軒現在更主動、更有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能夠據理力爭。他開始運用成語來闡述觀點,例如,當親戚鼓勵他去日本學習獨立時,我因為他的心臟裝有節律器而感到擔憂,但他卻回答:「我已經答應親戚了,不應該出爾反爾。」這顯示了他的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已經成熟許多。


2. 學習的持續動機——于軒在課後仍會自發地練習老師指定的語言作業。長期下來,他從未喪失學習的動力,這種穩定的學習習慣令人欣慰。


3. 書寫與表達能力的提升——他喜歡在Facebook上分享生活動態,每天依據自身的經歷發表貼文。他現在的詞彙運用更加靈活,句子前後的連貫性也大幅提升。有時,他甚至會先請老師修改內容,或是徵求建議,以確保表達的準確性。對此,我特別感謝蔡老師始終耐心指導、不斷鼓勵孩子。


4. 自信心的建立——我們全家人都能感受到,于軒對自己的能力越來越有自信。正如蔡老師所說,即便唐氏症孩子年齡增長,只要提供適當的學習方式,他們的大腦仍然可以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在蔡老師的課程中,于軒不僅能夠進行大量閱讀,深入理解詞彙的意義,拓展生活與世界知識,還能透過情境模擬與角色扮演,投入情感,並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此外,老師會根據孩子的能力進展,不斷提升課程的難度,以確保他們持續成長。


蔡老師也時常提醒孩子:「身體需要運動來保持健康,而我們的線上語言課程就是活化大腦細胞的另類運動。」對於唐氏症成人容易面臨大腦提早退化的問題,這樣的課程無疑是最好的幫助。作為家長,我深感欣慰,也由衷感謝蔡老師長期以來的指導與陪伴。

 

 于軒的媽媽。陳南瑤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