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無口語雙殊2E家長的跟課感受與支持老師被認可

  • 作家相片: AITEC
    AITEC
  • 3月2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無口語2E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教室外的學習活動
無口語2E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教室外的學習活動

 

審查委員,您好:


我是劉曜綾的家長,是蔡明伶老師指導過的學生家長。在一次偶然的機緣參與了國教署邀請蔡明伶老師任教的「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發掘與輔導方案」課程。作為家長,我親眼見證了這門課程對我孩子的影響,也深刻感受到蔡老師的專業與用心。因此,很榮幸能夠為蔡老師的語言治療的專業能力及教育熱誠做見證。


孩子的成長與改變

當初讓曜綾參與這門課程時,我並未抱持太多期待,畢竟過去18年來的學習經驗中,因為病症影響的軟喉症導致她無口語。所以,曜綾總是對於某些特定類型的課程提不起興趣,甚至容易感到挫折與不自信。然而,在蔡老師設計的課程引導下,她開始展現出不同以往的學習態度,更加投入參與課程活動,甚至每次上完課會對課堂上的內容做反饋,這對我來說是極大的驚喜。


思維模式的改變

我發現曜綾開始嘗試用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這點特別體現在她的課程的反饋上的作品創作與表達方式上。她的邏輯推理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不在只是簡單地尋求標準答案。同時,她的觀察力與批判性思維也增強了,能夠更細緻地分析情境,這對於她未來的學習與人際互動都帶來了正向的影響。

 

表達與溝通能力及學習動力的進步

過去曜綾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往往缺乏自信,甚至會刻意避免與他人討論較為複雜的問題。然而,透過課堂上的角色扮演、討論等方式,曜綾變得更加主動參與課程內容,不再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她開始願意積極思考提出問題,嘗試發表自己的意見,透過打字溝通讓自己的想法被他人理解。這樣的轉變讓我感受到她對於學習的興趣與動力正在逐步提升。

 

蔡老師的專業與教學方式

我特別讚揚蔡明伶老師的專業與教學方式。蔡老師對於每位學生的需求都有細膩的觀察,並且能夠提供適切的個別指導,個別化差異的教學讓學生能按照自身的學習步調前進,避免因為跟不上進度而產生挫折感,確保學生獲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對於缺乏安全感且需要額外支持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其次,蔡老師的課程設計兼具「引導與挑戰」,不僅提供學生支持性的學習環境,也適時地挑戰他們的思考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讓孩子在適當的壓力下成長並建立學習的信心。同時,老師從內心相信我的孩子是有潛力、能為社會帶來貢獻的,這樣的信念也讓我的孩子無形中增加了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最後,課程的「語言與社交能力的訓練」,透過互動式教學,幫助學生提升口語表達與社交技巧,這對於雙重特殊需求的孩子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學習歷程。蔡老師的耐心與鼓勵,營造了一個讓孩子願意嘗試、不害怕犯錯的學習環境,這對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與學習動機有著極大的幫助。最後,我想再次感謝蔡明伶老師的辛勤付出,蔡老師在課堂上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使課程內容更貼近孩子的需求,讓他們能夠真正理解並類化所學知識而不只是單純地記憶與背誦,使曜綾在這課程中獲得珍貴的學習經驗。

 

因此,我很願意推薦專業用心可遇不可求的好老師,並希望審查委員能夠給予支持,也衷心期待未來蔡老師繼續用她的熱誠及專業幫助更多的孩子發展潛能、突破自我,造福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順頌祈安 

 

                         推薦人   學生家長


邱美佐      敬上

114年2月8 日

 
 
 

Comments


bottom of page